当前位置:
首页
> 税收宣传 > 地税文化
?
?
魏紫的由来

2017-03-04 18:04:13 字体:【

作者:姜红

  曹州城一直是金、元时期的驻地,元朝末年,政治腐败、官贪吏残,又连年灾荒、发大水,老百姓民不聊生、苦不堪言。洪武元年,明朝军队攻占了元朝大都,结束了蒙元在中国的统治,朱元璋采取与民安息的政策,普查户口,清丈土地,建鱼鳞图册,兴修水利,推行屯田,减免赋税,颁布《大明律》,使疲惫的百姓得以休养生息,有利地推动了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。有史为证:秦汉之后,中国不幸。唐失河北,汉儿习胡语七百载;宋亡河南,更有神州陆沉之恨。明太祖以天纵之才,提三尺剑跃马取天下。北击胡、南却越,尽复秦、汉旧观;恢复河套之地,纳吐蕃辽东入版图,使四夷知中国有人。我华夏之正朔,自三代始,若非征诛,即由揖让。弱宋不能自守,遂令神器蒙尘。太祖驱逐鞑虏,廓清海内胡腥。光复中华神州,重塑汉家衣冠。故事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:

  曹州城东北十五里赵楼村,有片杂草丛生、荆棘遍地的黄土岗,因为到处长满了四六不成材的桑树苗子,人们便称为“桑篱园”。园子西边住着个靠打柴为生的小伙子,名叫赵义。他父母早丧,孤身一人。这天傍晚,他进城卖柴回家的路上,在城门口看到一位白发苍苍、步履踉跄的老婆婆,衣衫褴褛,手拄拐棍,枯瘦如柴,浑身打颤,她拿着个破碗,不时伸手向周围的人乞讨,虽然现如今天下太平,但由于连年征战,百废待兴,很多老百姓仍食不果腹,衣不保温,赵义不由心酸,不顾乡邻的反对,领着老婆婆回了自己的家,赶紧熬了香喷喷的小米饭,双手端到老婆婆面前:“老人家,请用饭。”老婆婆也不客气,一气喝了个锅底朝天,诉说自己寻亲路上银两被盗才落到这个地步,然后千恩万谢,告辞而去。赵义又往锅里重新添了水,抓了两把干地瓜叶,掺在锅中,点火重新做饭。

  赵义喝完地瓜叶粥,看到家里的米缸又是空空的了,决定到桑篱园去砍柴准备明天再卖个好价钱。此时正是谷雨时节,暮春之际,“杨花落尽子规啼”,和着风吹草丛的拍打声,夜沉下来的雾气让赵义感觉犹如走进了仙境,突然他眼前一亮,远处烟雾缭绕,霞光万道,脚下花儿朵朵,万紫千红,紫色的鸢尾,粉色的玉兰,红色的玫瑰,白色的茉莉,花香四溢,赵义正不知所措的时候,一位老婆婆飘然而来,他一看正是他在城门口捡到的老婆婆,而现在的婆婆衣着富贵,满面春风,他连忙向老婆婆作揖,婆婆说已找到了自己的家人,这处百花园是自己的,为了感谢赵义的施米之恩,愿意赠送些牡丹解赵义的燃眉之急。说着老婆婆手里多了几株牡丹,浓郁的花香顿时扑鼻而来,再看花儿,那几十片,上百片花瓣组成的花朵硕大,黄的高贵雍容,红的如火如荼,粉的娇柔婀娜,白的一尘不染,赵义见老婆婆甚是诚恳,便接过花儿,道谢而归。

  赵义回来的路上又砍了些柴,直到天亮,也没顾得睡一觉,便担着柴,挑着花,去赶曹州城的早集。“惟有牡丹真国色,花开时节动京城”,牡丹的根、茎、叶皆可入药,花朵可供观赏,一束束鲜艳的牡丹,雍容华贵,富丽堂皇,男女老幼争相围观,官府、商人、本地财主,竞相购买。很快,花和柴都卖完了。赵义买了一斗米,怀揣着剩下的三吊钱,高高兴兴回到家,还把米分给了一些没有吃喝的乡亲。赵义想:米分了,可这钱应该还给老婆婆。于是当天晚上,他按照昨天的路,找到那个百花园。老婆婆欣赏地望着赵义频频点头,说:“既然牡丹能卖钱,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,我送你一棵,你去我园子里挑去吧。”赵义倒也不再推辞,他想到了那些吃不饱穿不暖的乡亲们,如果能带领乡亲们一起种牡丹,整个赵楼村的日子就会越变越好的,正想着他突然看到了一株牡丹,枝较粗壮,花梗稍硬,花朵直立,花呈紫色,倾国倾城,赵义一时都看迷了,那花儿似乎也在向赵义招手,他毫不犹豫地挖出这株牡丹,连根带土,抱回家来,栽于门前。老婆婆一路跟来,泪眼婆娑,说要和赵义告别,赵义不明就里,虽然心里纳闷但也不好问什么,和婆婆话别后便回屋。一开门,只见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端坐床上,他惊呆了。姑娘微笑着说:“夫君,小女姓魏名花,母亲见你为人忠厚,把我许配与你。”“这从何说起?”赵义又惊又喜。“门外的牡丹既是我的陪嫁,也是我们的信物。”

  嫣香盈袖,倾心成缘,牡丹仙子入了凡尘,赵义娶了美丽的魏花,他们夫妻在桑篱园开荒种下了牡丹。其实赵义不知,他迎进家门的是花中皇后,牡丹花佩!第二年谷雨时节,桑篱园就开满了牡丹,变成了牡丹园,村里人也开始养植牡丹,采花卖花,甚至整个曹州城,河滩处,埂田下,庭院里,——这里几朵,那里一丛,有单层的,有多瓣的,有含苞的,有怒放的,花儿倚风含露,与片片绿叶,相辅相成,摇曳姿媚,牡丹花开正富贵,着手点来即成

  曹州牡丹的名声,很快传到京城。这年,皇帝朱元璋带着军师刘伯温,来到曹州城,花开四月,桑篱园内,美若天庭,疑似琼楼,到处都是牡丹仪态万方的倩影:红、黄、黑、绿、白、蓝、紫、粉八大色……开得正欢,朵朵气度不凡,株株花繁似锦,蜜蜂蝴蝶翩翩起舞,流香四溢,芳馨袭人,胜过了京城御花园。这朱元璋虽也是贫民出身,但嫉妒心很强,如今他成了帝王,决不允许百姓再养出这么水灵的牡丹,于是下令将园中品相好的牡丹移到京城,铲除桑篱园的剩余牡丹。一时园中一片狼藉,赵义及村里百姓心疼不已,忍悲含怒,齐刷刷地跪下求“皇上开恩”,朱元璋仍不为动,这时,魏花站出,飘然下拜:“万岁出身贫寒,胸怀大志,灭元兴明,造福黎民,皆称明主。原曹州之地,战荒民乱,皇上圣意,奖励农耕,上苍感动,降此花园,百姓安居,百业方兴,牡丹渐盛,如若毁花,何谓圣明?”从容质问,朱元璋面红耳赤,无言以对。那刘基通经史、晓天文、精兵法,更能掐会算,他听到魏花这番陈词,大吃一惊,在这穷乡僻壤之地,竟然有这般临危不惧、伶牙俐齿之女,定不是凡人。赶快给皇上搭个台阶,说道:“皇上爱花,更爱百姓,刚才不过是一句戏言,牡丹园是村民的命根子,毁了此园有违灭元兴明、为民求福的圣意。俗话说,物贵于缺而不贵多。圣上的确喜爱牡丹,还望村民成全挖走一棵移到京城御花园里,花园仍旧保留。”朱元璋顺水推舟,便让刘伯温去挑一棵最好的牡丹带走。而刘伯温园子里的牡丹不选一株,单单转到赵义的门前,指了指开满紫花的牡丹。原来他算出了牡丹园繁盛的门道,不带走魏花,皇家的御花园就永远比不了曹州城的牡丹园。乡民们不明真相,见保住了牡丹园,还都来感谢刘伯温,赵义虽然不舍,但也觉得必须要忍痛割爱,只有魏花心中暗暗叫苦。

  御林军挖门前牡丹的时候,赵义看见了魏花苍白的脸,连忙搀扶妻子回到家中,魏花痛哭不已,流着眼泪对赵义说:“为妻乃魏氏牡丹,在天宫为牡丹仙子,母亲是百花仙姑,参加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时,见村民为人善良,却苦难深重,特别是你抱着饥腹,慷慨献粥,后来又分米相邻,不留银钱,她老人家很感动,让我下凡和你一起救济百姓,实望我们夫妻能白首偕老,地久天长。没想到让刘伯温那厮看出究竟,他挖花是假,要我是真。他对朱元璋忠心耿耿,以后未必能得朱元璋重用。我叫他带走我的人,留下的我心,挖走我的身,留下我的根。夫君,我把腹中的婴孩,留在根下了……”一阵风起,魏花没有了踪影。朱元璋此时已乘上车辇,带走了叶重花列的牡丹,不多久,那株牡丹死于园内,次年,刘伯温遭同僚嫉妒,请退,告老还乡,后郁郁而终。

  赵义记着魏花临走时的话,精心照料门前花坑,来年春天,真的长出一棵牡丹!赵义生怕碰倒每一瓣花,磕痛每一片叶,用心抚育,昼夜不舍得歇息,那欲舒未展的蓓蕾,在叶片上轻吟梦呓,细细呼吸,绽开着小嘴,亲吻点点露珠,赵义凝神守气,似乎看到了初遇见的魏花一顾倾城,一瞥惊鸿,听到了风中魏花瓣瓣心蕊的呼唤,他知道这是他们的孩子,情思缠绵,衣袖花香,眉间心上……那花,开千层,大如盘,一朵花瓣达七百多片,馥香浓郁,飘香十里。

  村民们都知道了这是花仙魏花的孩子,于是取名“魏紫”。



打印此页】【关闭窗口

?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